共 9 篇文章
-
AASLD2019︱我国全新生物型人工肝临床数据亮相美国肝病年会
我国是肝病大国,每年有大量患者因肝炎病毒感染、药物性肝损伤等原因导致病死率极高的肝脏功能衰竭。非生物型人工肝是我国《肝衰竭诊治指南(2018年版)》推荐的治疗方案之一。随着技术进步,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有可能在这一领域给患者更大的帮助。
在2019年第70届美国肝病研究学会年会(AASLD2019)期间,我国临床专家汇报了由中国科学家自主研发的人源性生物人工肝系统的临床数据,引起了与会专家的广泛兴趣。这是我国生物人工肝技术首次在美国肝病年会上展示临床数据。激动之余,《国际肝病》前方记者在第一时间邀请到此次临床试验的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感染科唐世刚教授为我们深入解读。넶140 2019-11-15 -
陈煜教授 | 非生物、生物与组织工程人工肝 :现状与展望
“2018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学术年会”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疑难肝病与人工肝中心陈煜教授在“重型肝病与人工肝学组”专题会议上,介绍了非生物型、生物型与组织工程人工肝的现状,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报告精华如下。
넶198 2018-10-22 -
-
-
“体外人工肝”帮助患者延长寿命
近日,鼓楼医院为一名患者进行了“基于人源性hiHep细胞的新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手术,这在国内尚属首例。过去,由于生物人工肝需要大量有功能的肝细胞,限于技术等因素,国际上常用的细胞还是异种细胞,临床上多使用猪肝细胞。
넶53 2016-01-13